当前位置:

东山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侗乡大地红提香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宪智 龙秋萍 编辑:龙莉婷 2025-11-21 17:00:42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龙宪智 龙秋萍)金秋时节,东山侗族乡的丹霞山坡上,5600亩红提基地硕果盈枝,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提挂满藤蔓,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诱人光泽。11月21日,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忙碌,收获今年最后一批甜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飘香的红提园,正是该乡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的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

东山侗族乡立足“土壤富硒、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的自然禀赋,精准锚定红提产业作为富民支柱,构建起“党委统筹、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体系。通过推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设在种植一线,形成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的生动格局。全乡12个村已有10个村党支部建立了红提基地,少则有40余亩,多则达120余亩,已组建63家红提专业合作社,75%的党员主动参与种植管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双门村老党员刘兰泉从3亩试验田起步,在党组织扶持下扩种至12亩,年纯收入超7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纷纷跟进;“红提大嫂”周明爱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160余亩,吸纳70余名村民共同致富。为此,她顺利当选绥宁县人大代表,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

产业要壮大,科技是支撑。乡党委牵头成立“红提产业人大代表服务站”,联合农业部门累计开展种植培训2300余人次,将课堂搬到葡萄架下。推广避雨栽培、绿色防控等高新技术,建成标准化育苗大棚,培育的2万株脱毒苗免费发放给农户,成活率较传统育苗提升30%。同时,引进“阳光玫瑰”等改良品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升级。为破解存储运输难题,乡党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68亿元,建设5000余亩高标准基地,配套67个仓储保鲜物流中心和6座300吨级冷库,形成“种植-分拣-冷藏-运输”全链条服务体系,让红提保鲜期延长20多天,成功打入粤港澳高端市场,品牌溢价率提升30%。

党建聚合力,融合促发展。该乡将红提产业与千年侗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红提采摘+侗族风情体验”精品线路。通过举办红提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推介会,将采摘乐趣与侗戏、长凳宴、铜钱舞等民俗展演相结合,年吸引游客超4万人次,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良性循环。在东山村,46亩村集体红提产业园与百孝园文化广场相映成趣,游客既能品尝清甜红提,又能感受侗家孝德文化;牛背岭村创新“光伏+特色产业”模式,在红提基地架设光伏发电板,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的同时减少碳排放,走出生态友好型发展之路。

如今的东山乡,红提产业年产值达1.6亿元,带动30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2.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800元跃升至1.65万元,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东山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国家传统村落”,成为湖南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站在新起点,东山乡正锚定“一核两心三区”发展格局,持续强化党建引领,重点建设红提农旅休闲区与侗族风情体验区,向着2032年红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让这颗“乡村振兴红宝石”在侗乡大地上愈发香甜。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宪智 龙秋萍

编辑:龙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55/65/154489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