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医共体织就“心电一张网” 打通基层救治“最后一公里”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雅玲 周兰婵 编辑:龙莉婷 2025-11-20 17:33:08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雅玲 周兰婵)在绥宁县,一张覆盖全县的“心电一张网”正悄然改变基层群众的就医体验。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框架下的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心电数据实时互联、诊断协同、救治一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水平的医疗诊断服务。

从“远”到“近”:数据跑起来,患者少奔波

过去,乡镇群众做心电图,往往要奔波数十公里到县级医院,遇上复杂病情更是辗转周折。自2024年12月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成立以来,全县25家乡镇卫生院、168个村卫生室的心电设备全部接入系统,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即时回复”。

一年来,该中心累计完成心电诊断4万余例,其中乡镇远程诊断达12051人次,救护车途中诊断633人次。系统共识别危急值276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185例、心律失常91例,其中77例成功实施急诊PCI手术,显著提升了县域内心血管急症的救治成功率。

从“慢”到“快”:危急值一触即发,绿色通道全程贯通

绥宁县远程诊断中心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基层心电图提示“危急值”,县级诊断医师立即启动预警,同步通知基层医生和县医院急诊团队,实现“发现即干预、上车即入院”。

典型案例一:跨越60公里的生命接力

2025年4月14日,麻塘卫生院一名56岁的患者伍某心电图上传后,远程诊断中心迅速判读为“急性下壁心梗”,并立即上报危急值。通过绿色通道,患者在1小时55分钟内从距离县城60公里的基层卫生院转入县医院介入中心,成功接受急诊PCI手术,远程诊断系统实现了“基层筛查、县级响应”的高效协同。

典型案例二:疾驰中的心梗救援

2025年1月27日,55岁的龙某在120救护车上完成首份心电图,远程诊断中心诊断其为“急性下壁心梗”,全程仅用84分钟,患者便已完成从接诊到PCI手术的全部流程,真正实现了“上车即入院”。

典型案例三:山区老人的2小时救援

2025年11月4日,76岁的汪某在黄桑卫生院完成心电图检查,远程诊断中心诊断为“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经绿色通道迅速转诊,从首诊到手术结束仅用时2小时14分,充分展现了远程诊断系统的高效响应能力。

从“有”到“优”:医疗资源下沉,能力提升

远程诊断中心通过三大举措,推动医疗服务从“有”到“优”升级:一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县级专家24小时轮班判读心电图,基层医生通过平台实时接收诊断指导,同时每月开展远程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二是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发现-诊断-转诊-手术”闭环机制,危急值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有效缩短救治时间。三是强化科技赋能。运用5G技术实现心电数据实时传输,并为救护车配备便携设备,打造“移动救治单元”。

一张网,连城乡;一颗心,护民生。绥宁县医共体以“心电一张网”为突破口,不仅打通了救心“高速路”,更织密了基层健康服务的“守护网”。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雅玲 周兰婵

编辑:龙莉婷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55/64/154455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