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玲)10月15日,县应急管理局会同自然资源、气象、住建等部门,在绿洲广场开展“韧性建设・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应急装备展示、互动问答等直观易懂的形式,向群众普及地震、洪涝、地质灾害等常见灾害的防范知识,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营造出全民关注、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当日上午10时,绥宁县2025年民兵及抢险队伍集训在巫水河风雨桥上游水域正式开训。此次集训实行5天全封闭式管理,47名骨干力量从民兵应急分队、消防救援大队、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大队中抽调组成。训练围绕操舟机装卸、水上搜救、定点停泊、安全避障等实战化课目展开,创新采用 “理论 + 实操 + 考核” 与 “分训 + 联训” 相结合的模式,旨在进一步强化队伍应急实战能力,确保面对突发灾害时能够 “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频发,绥宁县围绕“韧性建设”主线,从源头防控多渠道发力。入汛前,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区域、重要设施开展全面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城市内涝、堤防溃决等薄弱环节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在山体滑坡隐患点安装24小时位移监测仪实现风险动态预警,完成病险山塘水库加固工程及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从硬件提升灾害抵御能力。同时按需储备预警设备、舟艇等抢险物资,县级储备库新增2台载重4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用于灾害现场物资空投,并为35个易灾村统一配备发电机、卫星电话,保障极端条件下通信与电力畅通。
为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韧性理念落地见效,绥宁县积极开展防汛避灾、森林防灭火等多级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提升基层队伍应急处置熟练度;同时分阶段组织专项培训。5月针对全县灾害信息员开展风险识别、灾情速报专项培训,6月则召集易灾村工作人员,开展应急装备使用集中培训,确保基层人员懂操作、会应急。一系列举措将韧性建设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持续夯实各级防灾减灾基础。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玲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54/50/1535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