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宋三龙 唐芳艳)9月7日,在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一工区老窖场林下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装运、摆放椴木菌棒,灵芝菌床空隙处,一排排香菇椴木菌棒整齐排列,灵芝种植基地又添新产业,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近年来,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昔日杂草丛生的山林里闯出一条生态富民路。今年在草珊瑚、灵芝种植成功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国有林和集体林资源潜力,深化 “场企融合、联农带农” 发展模式,投入资金21万余元,又从福建引入仿野生椴木香菇种植技术,与灵芝套种,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提高了经济效益。首批香菇一共40吨椴木,由厦门市惠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可连续采收4年,预计年收入为13万余元。
从山林间的灵芝、椴木菌棒到规范化的种植基地,从村民家门口务工到村集体积累不断充实,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正实现从 “单一种植” 到 “多元赋能” 的蜕变。“场企融合、联农带农” 机制构建起了 “种植 + 务工 + 技术” 的全链条带动体系,林下经济种植基地架起联农带农桥梁,共同构成 “山绿民富” 的生态经济闭环。林下仿野生中药材、食用菌及其产品有效整合与开发,让“山货”变成“行货”,逐步提高林下资源的经济价值,并通过项目抚育、生产加工,项目带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连日来,寨市苗族侗族乡西河村村民丰俊鹏在老窖场林下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忙着装运摆放香菇椴木菌棒,每天在家门口有200元的收入,干得特别卖劲,也十分开心。
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形成草珊瑚、灵芝产业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新格局,食用菌种植为主的产业新思路,做足林下经济发展新文章,将持续结合林药、林菌林下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到基地采蘑菇、赏花、采药、学习种植知识等多种体验活动,促进林下经济旅游化,努力把林场打造成一流的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现代林下种植示范基地。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唐芳艳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91/1526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