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陶雯 夏绵洁)近年来,绥宁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一位从杭州返乡的医学专家姜同辉,带领团队成功搭建起县域内首个介入诊疗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回到绥宁,姜同辉面临的是“零基础”的介入诊疗环境。没有成熟团队,没有稳定设备,他就带着从杭州带来的经验,一头扎进科室:白天查房、带教,晚上研究病例、制定手术方案。2022年初,绥宁县人民医院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同年6月,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实现“零突破”;2023年,胸痛中心建设加速推进,门球时间(D2B,即患者从入院到球囊扩张的时间)最短仅28分钟——远快于国家要求的90分钟标准!
患者家属感慨地对记者说道:“我爸昨晚突发心梗,情况非常危急,是姜主任团队争分夺秒的成功手术,才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放在以前,得转去邵阳,真的非常感谢姜医生他们。”
2022年至今,姜同辉团队已完成心血管介入手术1600余台,其中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从过去的60%提升至92%,300多个家庭因此重获希望。
但姜同辉的目光不止于“救当下”。他常说:“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培养一支队伍才能救一方人。”作为科室主任,他将“传帮带”融入日常:手术台上手把手教年轻医生握导丝的手法,查房时逐条分析病例的鉴别诊断,病例讨论会上鼓励大家“大胆假设、小心验证”……如今,他带教的2名青年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基础介入手术,科室年手术量从最初的200台跃升至600余台,专科危重症救治能力跃居邵阳市县级医院前列。
提到姜同辉,绥宁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尹华英说:“姜主任常说‘慢半拍’决策——多问一句病史,多核对一项指标,看似慢,实则是为患者负责。跟着他学,不仅学技术,更学怎么当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从“输血”到“造血”,从“跟跑”到“领跑”,姜同辉用仁心与智慧改写了绥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历史,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为“健康绥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同事所说,他把论文写在了基层一线,把技术留在了群众身边,这是“健康中国”最生动的基层注脚。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陶雯 夏绵洁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91/1526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