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晓烨)近日,唐家坊镇的葡萄生态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季。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如宝石般缀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在藤蔓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葡”香满镇、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唐家坊镇位于绥宁北部,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山地光照充足,水源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特别适合葡萄生长。葡萄素有“果中人参”的美誉,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在健脾养胃、理气养血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近年来,该镇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将葡萄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从品种选育、技术指导到产销对接,为果农提供全链条服务。
为破解传统种植“散、弱、低”的难题,唐家坊镇不仅引进了夏黑、巨峰、金手指、美人指、玉波、妮娜皇后等优质葡萄品种,还邀请农业专家定期驻点,指导果农进行疏花疏果、绿色防控、水肥管理等,推动葡萄种植从“凭经验”向“讲科学”转变。同时,镇里整合涉农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鼓励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闯市场,让小葡萄串起了“大产业”。
目前,唐家坊镇葡萄种植面积超过400亩,预计亩产纯收入超1万元,年产值突破400万元。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镇里还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让葡萄直接从田间送到消费者餐桌。此外,唐家坊镇还举办“葡萄采摘节”,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农事、品尝鲜果,实现了“种植+旅游”双增收。种植户唐大哥一边打包葡萄一边笑着说:“以前一年忙到头只能解决温饱,现在种葡萄,一年能多赚4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葡萄产业不仅让果农腰包鼓了起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务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80余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近年来,唐家坊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在做强葡萄产业的同时,培育起杂交水稻制种、罗汉果、猕猴桃、楠竹等兼具市场潜力与生态效益的优势产业,并以“一带一片两中心”的科学布局为抓手,将各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一颗葡萄的“甜蜜”,到一条产业链的“兴旺”,再到多维产业的“协同”,全镇正以葡萄产业为引擎,构建系统化的乡村产业矩阵,用丰收的果实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晓烨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55/1527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