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口乡:村里有了“领头雁” 百姓致富有奔头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亚林 编辑:周玉玲 2022-06-24 11:14:49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亚林)6月22日一大早,水口乡茅坪村党支部书记周耀鹏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和往常一样转悠到了村里的养猪合作社。“天气热了,得注意给猪群降暑。”他用心地叮嘱养殖户。之所以对养猪合作社如此上心,是因为这里承载着茅坪村13户村民的致富希望。

(养猪合作社外景)

受山高路远的自然条件制约,茅坪村村民经济收入长期依靠稻谷、楠竹等传统产业,是个经济薄弱的典型“空壳村”。村里百姓的“钱袋子”干干瘪瘪,不仅让党员干部办事难、难办事,村民们的日子更是没有奔头。

“身为党员干部,我不带头谁带头?”为解决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的瓶颈,周耀鹏带着村“两委”、老村支部书记贺兼清和村民贺飞彪多方调研学习,最终决定成立贺飞彪养猪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党员干部弯下腰来、俯下身来,村民们致富的思路也愈发明晰。“虽然不太清楚加入合作社发展的好处,但看到周耀鹏书记作指导,村里这么重视百姓增收,我们心里也有了底。”茅坪村村民刘大姐说。2017年,她和村里其他12户全部入社发展,这几年来,累计分红已经超过10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经过近6年的抱团发展,目前合作社生猪存栏规模发展至300余头,年出栏1400余头,合作社年利润达到40余万元,村民们相继脱了贫、致了富。尝到了甜头,水口乡其他村发展产业的信心也越来越足。“2017年,我们田凼村组织41户百姓成立了天麻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收获天麻50000多斤,产值达100多万元。”如今,田凼村村民杨小青正谋划着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带领村民将山里的农副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

(合作社工人打包天麻)

支部带头深挖产业潜力,党员干部主动站位干在前面。迎着群众期待的目光,该乡正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周耀鹏、杨小青这样的“领头雁”。据悉,为充分发挥好每一个基层党支部的作用,该乡大力推行“党建+乡村振兴”模式,着力提升驻村干部帮扶能力,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转变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双带”作用。

截至目前,该乡通过“领头雁”工程共培养“领头雁”20名,表彰“创业致富示范基地”4个,党员“领头雁”先进典型10人。通过遴选培养、政策扶持、举办培训、授牌表彰等措施,正力争实现村村都有“领头雁”,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亚林

编辑:周玉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2022/06/23/114215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