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让文明有“恒”
——文明花开香满城系列报道之四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夏绵洁)从社区街巷的整洁维护到公共广场的秩序守护,从现实生活的行为规范到网络空间的言论文明,绥宁县市民正以志愿服务、文化传承、行为劝导等多元方式,主动投身文明城市建设,让文明行为从“偶然之举”渐成城市“日常习惯”。这场全民参与的实践,既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也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市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
以“小改变”聚力量、“微行动”累“大文明”,绥宁已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文明建设格局。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公益;教育系统将本土文化融入学前至高中教学,通过非遗课堂、传统节日活动,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感;主流媒体打造“文明绥宁”专题专栏,以短视频、图文传播优质内容;当地特色店铺开发苗族银饰、蓝染等文创产品,赞助文化惠民活动,为文化生态注入活力。
多元文明实践让全民参与热情持续升温。绥宁以“线上+线下”双轨推进:线上开展“文明上网”倡议,倡导理性发言、抵制谣言;线下针对政务窗口、商超餐饮、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与服务规范宣讲,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基层一线活动更贴近生活,中小学学生化身“环保小卫士”,督促家庭垃圾分类、参与社区绿植养护;青年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交通劝导、清除小广告、帮扶老弱;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组成“银发巡逻队”“微网格管家”,穿梭社区排查隐患、调解矛盾。
被问到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时,一名青年志愿者告诉记者:“现在绥宁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街道干净了、出行有序了、邻里更和睦了,生活越来越舒适,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我当然愿意出一份力,听到县里招募志愿者,我就报名了。”
此外,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人气高涨,苗家剪纸、苗族插绣传承人及志愿者现场教学,让市民感受传统技艺魅力;县图书馆、文化馆每月推出惠民讲座、公益演出、书画展览,以免费开放、预约参与降低文化门槛,带领公众走近本土历史。这些实践让“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氛围日益浓厚。
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民参与便是永恒动力。如今,绥宁全民参与的正能量持续释放,为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文明之花在这座湘西南小城常开不败、恒久芬芳。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夏绵洁
编辑:龙莉婷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69/1531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