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让文明有“魂”
——文明花开香满城系列报道之三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夏绵洁)文化浸润无声,文明落地生根。绥宁县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以群众参与为核心,让文明建设既有“烟火气”又有“向心力”——既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推动城乡和谐发展,浓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滋养城乡文明、凝聚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真正让文明“有魂”。
全县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因地制宜开展一轮环境整治宣传、健全管理一支文明实践劝导队、创作演出一批优秀作品、完善落实一项村规制度、建立健全一个激励机制”等举措,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立家训、传家风”以及山歌巡演、民俗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振兴文明乡村。
绥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让大家在参与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明素养,让整个社会氛围越来越和谐向上。”
深挖“我们的节日”内涵,绥宁县以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系列活动为文明赋能。活动中,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既展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传递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传统手工艺制作、民族美食展示等体验环节,更让参与者深度触摸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这种沉浸式参与,让节日不再只是时间的标记,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串联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纽带。
“书香绥宁”则氤氲着城市文明底色。绥宁县全力打造书香社区与书香校园,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点燃全民阅读热情;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开展讲座,助力市民提升文化素养;在社区和学校设立图书漂流站,方便居民、学生随时借阅,让浓厚的阅读氛围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居民胡先生感慨地对记者说道:“以前总觉得‘文明’就是打扫卫生、不乱扔垃圾这些表面事,现在才明白,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的提升。通过参与这些文化活动,我对家乡的了解更深了,也打心底里更爱这片土地了。”
这些举措,不仅成功将抽象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见、可感、可参与的文明形态,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为绥宁县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夏绵洁
编辑:龙莉婷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67/1530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