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夏云凤 陶雯 夏绵洁)在绥宁县芙蓉学校,有一位教师以初心为犁、以岁月为肥,用爱耕耘三十一载。她就是绥宁县芙蓉学校的沈丹荷老师。
清晨的芙蓉学校,书声琅琅。五年级三班的教室里,沈丹荷正带着学生品读课文,温和的语调里满是对教学的专注。从1994年踏上讲台至今,这样与学生相伴的晨光,在她的教学生涯里重复了31年。
与沈丹荷老师聊起过往,她说到 :“刚从武冈师范毕业时,我回到了家乡的麻塘小学任教。当第一次站上讲台,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听到那句‘老师,是您让我知道大山挡不住梦想’时,我忽然明白,这里就是我要坚守的地方。”
31年扎根讲台,沈丹荷从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教育类书籍,她常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并主动与学校的年轻教师交流教学方法,把自己的课堂打磨得更生动。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在家庭教育讲座中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主动担任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搭档多年的刘艳老师提到沈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沈老师特别爱钻研,不管是备课还是班级管理,总愿意花心思。平时我们备课遇到难题,她都会主动帮我们分析,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跟着她一起工作,我们都成长得很快。”
如今,沈丹荷教过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戍守边疆,有的教书育人,有的救死扶伤。偶尔有毕业的学生回校看望,那一声亲切的“沈老师”,就是她教学生涯里最温暖的回馈。
看着走廊上嬉闹的孩子们,沈丹荷眼里充满了慈爱:“看着孩子们从懵懂的小不点长成有担当的大人,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我就会一直守着这里的孩子,陪着他们慢慢长大、开花结果。”
三尺讲台,一生守望。沈丹荷用31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教育是一场温暖的耕耘,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漫长旅程。她仍在路上,以爱为灯,静待下一棵幼苗参天而立。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夏云凤 陶雯 夏绵洁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3/56/1527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