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县: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 守护群众安全“生命线”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 海 宋三龙 编辑:杨汐 2025-07-09 19:38:25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向 海 宋三龙)绥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位于雪峰山脉与南岭交界地带,境内溪流交错、植被繁茂,风景如画。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也让这里成为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高发区以及全省暴雨中心之一。据统计,绥宁县年均降水量达1353毫米,在过去20年里,平均每年发生2.5次较大规模的山洪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绥宁县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作为行动指南,以“防风险、保安全”为主线,严格落实“四早三果断”要求,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力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构建严密责任体系,凝聚强大防控合力。绥宁县实行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和党员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责任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工作格局。这种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从单一隐患点防控向全域风险区动态管控的转变,确保每一处风险区域都处于有效监管之下,杜绝出现管理漏洞与失控情况。

在资金保障方面,绥宁县财政积极统筹应急、移民、水利等部门资金,共计筹集2000万元,为应急处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今年,全县专门投入500万元,完成了92个地质灾害“微治理”项目,有效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后盾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也积极投身到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长铺子苗族侗族乡净溪村党总支部书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刘中云介绍说:“我们这儿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只要一下雨,降雨量超过100毫升,我们就会收到短信预警。收到预警后,我们会马上赶到地质隐患点,查看是否有裂缝和山体移位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我们会及时转移在家的老百姓,并迅速向乡里汇报。”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筑牢安全坚固屏障。为全面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绥宁县建立起常态化的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严格遵循“四早三果断”要求,从多个关键环节发力,全面筑牢安全屏障。

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绥宁县开展隐患排查清零行动,对全县24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96处山洪灾害点进行定期排查和动态巡查。针对每一个隐患点,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实施清单化管理与销号式整改,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转移避险演练方面,绥宁县每年都会组织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实战演练,实现所有危险村地质灾害防治避灾演练全覆盖。通过实战演练,不仅提高了干部群众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还让大家熟悉了安全转移路线和避险场所,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防灾救灾物资储备上,绥宁县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储备体系,动态储备了冲锋舟6艘、沙袋3.5万条等防汛物资,为应对突发灾害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同时,以村为单位修订完善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绥宁县还统筹村(社区)基层力量,组建了17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和235支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分队。这些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一旦地质灾害发生,能够迅速响应,做到果断转移避险、果断抢险处突、果断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长铺子苗族侗族乡净溪村十一组村民陈历忠感慨道:“以前一下大雨,心里就特别害怕。现在好了,县、乡、村里组织了好几次演练,还发了避险明白卡,教我们怎么逃生、往哪里跑。去年汛期,因为撤离及时,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心里特别踏实。”

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绥宁县大力完善全县监测网络,整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公安、林业等部门的监测设备,建设了覆盖全县的多灾种监测网络。同时,配备了244名监测、巡查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105套普适型监测设备,实现了对隐患点动态变化的实时掌握。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通信畅通和电力供应,绥宁县还为乡镇应急办统一配备了卫星电话、应急发电机,并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方面,绥宁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高分卫星、无人机、无线通讯等,进一步提升了灾害监测、应急救援和灾后评估的科技含量,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朝着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绥宁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国贤表示:“我们借助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平台会自动通知相关隐患点的监测员,监测员会立即赶赴现场,仔细排查是否存在险情,以便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全民防灾意识。绥宁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灵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地质灾害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后盾帮扶单位的结对帮扶干部积极履行职责,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宣传应急避灾知识,仔细排查结对帮扶对象房屋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引导群众提高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绥宁县成功抵御了多次强降雨的严峻考验,实现了连续多年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绥宁县这套科学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为其他地质灾害高发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有益参考,成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盾牌 。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 海 宋三龙

编辑:杨汐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1/90/151097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