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绥宁客户端7月8日讯(记者 向 海 宋三龙)7月5日的寨市苗族侗族乡寨市村,九龙健康主题公园的花丛间热闹非凡。湖南建投集团派驻这里的第一书记李磊,正蹲在花树下,手把手给村干部和管护员讲解紫薇修剪的窍门,连病虫害防治的细节都叮嘱得仔仔细细。驻村两年多,李磊早已成了村民眼里最靠谱的“田坎书记”,说起农活来比老把式还地道。
初到寨市,望着连绵的青山和蜿蜒的土路,李磊心里既沉甸甸又热乎乎。薄弱的产业、村民期盼的眼神,都成了他往前冲的劲儿。三个月里,他和村干部踏遍全村15个小组,444户人家的门槛几乎都被踩热了。哪家是脱贫监测户需要常惦记,哪家的腊肉、蜂蜜堆着没销路,哪段路下雨就泥泞难行,谁家里想外出打工缺门路……这些琐碎又紧要的事儿,都被他一笔一画记在“民情台账”上,记着记着,就成了心里放不下的牵挂。
“群众念叨的,就是我们该拼命干的。”李磊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村民盼着路好走点、村子干净点、夜里亮堂点,他就成了追着项目跑的“疯子”。为了争取资金,他跑部门、找资源,碰过多少次钉子,受过多少回冷遇,自己都记不清了。可一想到村民们盼着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眼神,浑身的疲惫就化成了一股子倔劲儿。
“闭门羹吃得多了,确实委屈,但一琢磨着能让乡亲们日子好过点,立马就又有了劲儿。”李磊笑着说,眼里闪着光,“这些民生项目早一天落地,大家就能早一天舒心。”
两年光景,136万多元筹集来了,3.5公里通组路铺上了平整的水泥,两座摇摇晃晃的危桥修得稳稳当当,56盏太阳能路灯把夜晚照得亮堂堂,休闲小广场、停车场建起来了,消防设施也配得齐齐整整。再加上300万元整合资金投下去,街道换上了古色古香的新模样,家家户户院里种起了花草,紫薇山公园更是成了村民的心头宝。曾经让人犯愁的“最后一公里”,如今成了大伙儿走得最踏实、最开心的路。
九龙健康主题公园里,紫薇开得正艳,路边花草随风摇曳,山下的健身广场上,孩子们追着跑,老人们坐在凉亭里拉家常。“以前哪敢想啊,荒山能变成公园。”村民于大满蹲在新修的水泥路边,摸着光滑的路面,眼里笑出了褶子,“泥水路变成了坦途,这都是托李书记的福,他是真把我们当亲人疼啊。”
村民杨小清每天傍晚都要带着孙子来公园散步,看着广场舞队伍跳得热闹,忍不住感慨:“以前总羡慕城里人逛公园,现在咱村里的公园比城里的还舒心。吃完饭来走一走,浑身都舒坦,这日子,美得很。”
产业是根,扎深了才能长出富民的花。李磊心里门儿清,光靠“输血”不够,得让村子自己能“造血”。他四处奔波,争取到215万元惠农资金,50亩蓝莓园、50亩芍药田、15亩葡萄园连成片,2000多羽土鸡在山间跑,冷冻库、光伏电站也建起来了。
“冷库一建,咱的蓝莓能多卖半个月。”种植户苏新华算起账来笑得合不拢嘴,“就这一项,我们果农多赚了十多万,李书记真是帮我们把钱袋子鼓起来了。”
为了让腊肉、蜂蜜、野生茶这些“山货”走出大山,李磊带着样品跑单位、开推介会,甚至学着年轻人架起手机直播带货。两年里,70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销出去了,53户脱贫户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李书记不光给我们送钱送项目,更教我们怎么自己挣钱。”村党总支书记李林秀说起他,语气里全是敬佩,“现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10万元,是以前的5倍多。他哪是驻村干部,分明是带着我们往前冲的领路人啊。”
如今的寨市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公园里花香阵阵,产业园里果实累累,村民的笑声顺着风就能飘出老远。李磊站在紫薇树下,望着这幅自己和乡亲们一起画出来的画卷,眼里满是欣慰。
“驻村工作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我早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寨市人。”李磊笑着向村民们挥手,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自豪,“借此机会,李磊想再次为寨市村吆喝一声,这里的蓝莓颗颗饱满、甜润多汁,腊肉醇香浓郁、回味悠长,野山茶清香爽口、韵味独特。欢迎大家到寨市村来,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地道的农家美味,感受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美丽寨市,随时欢迎大家的到来。”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 海 宋三龙
编辑:黄生勇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1/90/1510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