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山学校:“剪纸”邂逅“双减” 非遗文化润童心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志益 编辑:周玉玲 2022-06-28 10:49:50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向志益)6月26日,在东山侗族乡学校剪纸兴趣小组课堂上,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跟随杨青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动手练习折纸、画图、裁剪,只见一张张红纸在学生们稚嫩的手中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一会功夫,一幅幅略显稚嫩而又栩栩如生的六边形窗花剪纸作品就呈现出来了。

“我参加剪纸兴趣组,学到了很多东西,既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又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师让我们剪的,我都完成了,也非常的好。”该校五年级194班学生杨淑涵非常激动地说。

绥宁剪纸,2019年被列为邵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民间文化最美的艺术形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宝库中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非遗、喜欢非遗,进而传承非遗,东山学校积极让“非遗剪纸”邂逅“双减”,让民间剪纸走进校园,将剪纸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特色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班级,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开设一节剪纸课程,聘请剪纸艺人进行授课,让学生们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零距离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推进剪纸艺术的不断发展。

东山学校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设剪纸课程以来,培养了许多的“民俗文化传承小达人”,学生们用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在领略剪纸艺术魅力的同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在东山学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使非遗文化之花在校园内不断绽放出新的活力。

据了解,东山学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还开设了蜜饯雕刻、二胡、笛子、唢呐、剪纸、侗歌侗舞、书法、素描、彩绘、篮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多项民俗课程,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东山侗族乡学校校长龙运财表示:“将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精心作业设计,积极探索侗歌、侗舞、唢呐、笛子、蜜饯雕刻、剪纸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使学生从小就对这些充满意趣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让非遗‘活’起来。”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志益

编辑:周玉玲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2022/06/27/114348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