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 (记者袁学龙)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发展和就业的有效举措;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需要,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为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6月13日,记者深入县乡村振兴局对该局党组书记陈先念进行了专访。
陈先念表示,县乡村振兴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做到“四个聚焦”,多点发力,努力让乡村成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各类人才纷至沓来的沃土,成为新一轮乡村经济大发展的引擎,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治理有效、百姓富强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一是聚焦“产业兴旺”做强特色产业。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衔接资金投入,以“一特二辅”为重点,深入推进楠竹精深加工、杂交水稻制种、油茶等优势产业发展。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楠竹、水稻、油茶等基础产业持续巩固,水果、中药、茶叶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呈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功能拓展、效益增强的新突破。
二是聚焦“生态优美”扮靓美好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县、乡、村“三位一体”联合作战;排查、整改、修复“三位一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三位一体”综合提升。全面开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三清一改”专项行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实现“水清岸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力推进22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点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聚焦“治理有效”优化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村“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提升”活动,形成创一流、争先进、赶先进,比、学、赶、帮、超的好气势、好态势、好趋势。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和谐构建良好道德新风尚。
四是聚焦“百姓富强”深化农村改革。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农村改革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总结工作、明晰思路、把准方向,有的放矢推动农村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瞄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突破口,着力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推进承包地经营权颁证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赋予耕地承包者和农业经营者“定心丸”,加快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突出改革重点,在加快完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培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村改革载体平台、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强化农业农村发展要素支撑保障等方面下硬功夫,不断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活力。牢牢守住农村改革底线,以更大力气、更实举措不断把农村改革推向深入,在绥宁大地的广阔农村闯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路子。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袁学龙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2022/06/13/1138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