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设扶贫】创新管理:让石屋村精彩转型

副标题:——建设扶贫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龙宪智 编辑:redcloud 2014-01-09 11:55:05
新绥宁APP
—分享—

  石屋村位于瓦屋塘乡北部,是全县19个建设扶贫村之一。今年自工作组进驻该村后,与村支两委无缝对接,坚持项目自选、工程自建、项目自管、项目自用的方式,多方筹资近90万元,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奋战,截至11月28日止,该村8个村民小组全部修好水泥路,全村的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为该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经济提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石屋村辖8个村民小组,有173户,共736人,有中共党员24人,预备党员3人,村支两委干部4 人。该村属于高寒山区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760亩,林地4700亩,坡地占90%,森林覆盖率70%,楠竹资源比较丰富。该村由于海拔高,进村弯道多,通组道路泥泞不堪,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要想富,先修路”,面对漫山遍野的楠竹资源,村民要求修路的呼声一直很高。选取扶贫建设项目时,县工作组和村委会把决策权交给广大村民,在制定建设扶贫两年发展规则时,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民意、民情、民智,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该村通往7个村民小组的5条组道长约3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及3座桥梁建设项目,作为近两年扶贫建设的重点优先建设项目。

  石屋村工程项目建设不对外承包,由村里自建。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安排上,驻村工作组、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项目理事会分工具体明确,配合高效有序。县工作组在挂点主要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各联系单位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跑资金、争项目,分别争取到省扶贫资金5万元、落实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0万元、安排建设扶贫专项资金35万元、五家挂点联系单位捐资支援5万元。乡党委政府统筹各方,协调上下,主要领导、分管片长、联村干部多次亲临该村指导工作。村支两委一班人模范带头,攻坚克难,战斗在第一线,上工地、购材料、抓质量、搞协调,全心全意把精力用在道路建设上。项目理事会具体负责资金的管理,物资材料的收发领用,收支公开透明。各组组长及党小组长分别带领各组村民投工投劳,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出色地完成了各组的工作目标任务。通过精细化管理,原来初步预算需要120多万元才能建成的工程项目,现在90多万元就顺利建成,节约项目资金30余万元。

  管理出效益,定责保质量。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全新的工程运行和管护机制,由村委会组织项目周边受益群众自我管护,并把管护责任进一步分解落实到项目受益的村民组、受益农民。由于是“为自己做事、让自己受益”,广大群众的管护责任心非常强,在水泥路面养护期,村民主动为水泥路面浇浇水、护护边,爱护路面就如同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尽心尽职,无怨无悔。通过互相示范,彼此效仿,村民之间不约而同地形成了相互监督良好风气。目前,该项目管护工作非常到位,没有损毁现象。

  5条通组水泥路项目建成后,县工作组、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认真研究相关配套措施,召集村民代表召开关于管好、用好通组道路的有关会议,对如何充分发挥组道的功能作用,如何保护水泥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让制度和规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遵守。

  创新管理是农村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抓住了关键就能发挥四量拨千斤的作用。石屋村修好一条路,改变了通行环境,实现了精彩转型,为村级经济腾飞和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龙宪智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