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祈潮)4月30日至5月5日,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期间,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以百年胡家大院为舞台,通过非遗节庆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默默古村到文旅新星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以节促产、以产兴村”的乡村振兴路径。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今年首次将启动仪式设于佘家村胡家大院,为古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游客量显著增长,节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创下村史最高纪录。消费品类明显增多,食、住、学、购一应俱全,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亲子研学、文创产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消费。知名度不断提高,短视频平台“佘家村胡家大院”相关搜索量破10万次,古村关注度持续攀升。
佘家村以胡家大院为核心载体,通过非遗节庆与文旅融合打造“焕新密码”,有效实现资源转化。为盘活闲置资源,该村将胡家大院的古建筑群、古树、古井等资源整合,保留原生态木结构房屋,修复青石板路,融入清廉文化墙绘与民俗故事,打造古色古香的乡村旅游示范院落,吸引游客体验“乡愁记忆”。村里鼓励群众利用闲置庭院、空地发展农家乐,如今佘家村共有农家乐13家,可同时接待游客500人次,供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家有机菜。同时,该村还通过河道治理、景观节点打造(如四级鱼鳞坝、网红桥)、人居环境整治(如“周一大扫除”评比制度),将佘家村打造为“村净、景美、人和”的生态宜居村,提升了旅游吸引力。
为推动产业多元开发,该村围绕胡家大院发展食用菌种植、猕猴桃基地、研学基地等产业,形成“农业+文旅+研学”模式。四月八姑娘节期间,佘家村同心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日推出不同的特色主题套餐,如合拢宴、篝火晚会、植物拓染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下一步,佘家村还将陆续推出“我在佘家有棵猕猴桃树”认养计划、“苗侗星光集市”、“佘家餐饮与康养”和一系列亲子活动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当四月八姑娘节的歌声在胡家大院渐渐消散,佘家村的改变却在持续发酵,这座古朴村落如今因文旅经济的赋能,正用“焕新密码”破解着传统桎梏,古老的飞檐下长出直播基地,村里的古枫香成了打卡点......佘家村的实践路径证明,找准农文旅与市场需求结合的着力点,传统村落也能在新时代破茧成蝶。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祈潮
编辑:龙莉婷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949/98/1493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