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蛊,是一种行踪诡秘的行为。因放蛊者承师与收徒诡秘,其蛊的制作法与施行外人难以知晓,因此,放蛊之人与事只是在全县百姓中口耳流传。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有的地方确实发生过批斗“放蛊婆”群情激愤的场面。据民间流传说法,放蛊的人一般为女性。放蛊之人一般是将鸡掐死(有的说是将瘟鸡装入袋中挂在深山老林树上)放在吊脚楼最底层的地板下,任凭蛇虫叮咬数月。然后取其骨碎成灰,掺入其它神秘药物放入茶水中给别人喝。喝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身体慢慢出现眼黄、浑身无力、血脉不通、消瘦等现象,严重者会因心力衰竭而亡。据传,出现上述病症后判断病人是否中蛊的方法是,让患者生吃黄豆,如果患者感觉不到黄豆的涩味,而是越吃越香的话,必定中蛊无疑,须找“放蛊婆”讨取独门秘制“解药”医治方可痊愈。另有一说,放蛊是对爱情忠贞的捍卫。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只生育一双如花似玉的女儿,恰逢跟外乡的货郎客与手艺人产生爱情,父母担心外乡人不诚心,怕坑害拐骗女儿,老来无靠,便潜心制作了潜伏期与时效较长的“蛊”。在二个女婿提出回老家省亲时悄悄放入茶中让他们喝下,并嘱咐“半年后如身体不适即速归!”谁知二个女婿回家后另娶妻室,乐不思回,早把岳母大人的嘱咐置之脑后,蛊病发作遂亡。现在,放蛊行为已在县境绝迹。
作者:rednet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