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龙灯按材质分,有布龙灯、纸龙灯、草龙、板凳龙四种;按灯笼所在位置分,有扬在顶上的龙灯(布龙、草龙、板凳龙)和挂在顶上的龙灯(纸灯笼龙灯)四种。南部地区都用纸龙灯、板凳龙和草龙,北部地区都用布龙灯,小孩玩耍用草龙(大人表演有时也用草龙)。南部地区的龙灯用竹篾或用铁丝扎制骨架,糊上白影纸,打上牛胶,纸上彩绘龙鳞或粘贴彩剪龙鳞,龙身里面点蜡烛,通体透亮。一般有两条吊龙(一公一母)和一条滚龙。吊龙身长十多节至数十节。每节吊5只灯笼,每小节之间用红麻索和花环连起来,前面连着龙头,后面连着龙尾。滚龙分九节,互不相连,原因是滚龙是唐朝丞相魏征斩断的恶龙。春节至元宵节(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以牌灯(写着村寨名称的灯)和锣鼓为前导,彩灯(鱼灯、猴灯、花灯)随后,最后是龙灯。在锣鼓鞭炮声中,龙灯左盘右旋,走村串户,恭贺新禧。龙灯串村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礼仪,其程序为接灯、串户、落马、请酒、谢酒、安龙神等。
串户:龙灯要去哪个村,预先下红帖通知对方。该村接到通知后,各家各户准备香案鞭炮。龙灯来到村口,村里接待人员接住来宾的龙头和红宝灯,引导龙灯串户恭贺新年。户主摆香案,烧冥钱,鸣鞭炮迎接龙神,向龙头叩首作揖,然后给龙头披红挂彩。如有婴儿,便抱着往龙头下钻三圈,以求龙神保佑清吉平安。如房主住所是当年乔迁的新屋,龙灯要进堂屋围绕香案转三圈表示庆贺,户主给灯手敬茶散烟,然后放鞭炮礼送龙灯出门。
落马:龙灯完成串户拜年后,便到停灯坪休息,称为“落马”。主人要迎接,敬烟倒茶;舞灯方唱《落马歌》,对深更半夜打扰主人表示歉意:
锣也停来鼓也停,停锣停鼓说原因。
今夜出门南风大,顺风吹到贵府门。
顺风来到贵府地,如同跳进小南京。
三十里路马来接,四十里路轿来迎。
进寨又有锣鼓接,寨门迎接我愚人。
家家备有香案接,户户香纸接龙神。
牙盘供果敬龙王,披红挂彩上龙身。
进屋又有鞭炮接,炮火连天接进门。
堂前又有烟茶等,通红炭火暖全身。
又有老者来陪待,男女老少好热情。
唯有我等少礼节,肚内无文欠聪明。
初一拜年我少礼,四时八节我欠情。
只因家贫穷事多,空口不来问一声。
不问旧年得财宝,不问新年来贵宾。
不问老者高福寿,不问少者得功名。
又欠情来又少礼,头戴脸子难见人。
还请高亲多原谅,不与我等分卑尊。
粗言唱到这里止,几句粗话表寸心。
接灯主人回敬落马歌:
表寸心来难为情,愚人惭愧好几分。
读书少来知礼少,怠慢高亲莫在心。
有劳高亲没嫌弃,山高路远不怕累。
山冲岔沟作贱容,陡岩陡坎路难行。
坐了一夜冷板凳,使得高亲受寒冷。
怠慢老者我有罪,怠慢少者不忍心。
怠慢贵客犹小可,怠慢龙王罪不轻。
只有高亲操心大,引来老龙闹新春。
江边杨柳等上荪,贵府好多聪明人。
个个都是好扎手,扎起龙王现真身。
只靠龙王多保佑,保佑高亲打灯人。
保佑风调和雨顺,保佑五谷得丰登。
保佑老者坐千岁,保佑家兴国太平。
保佑嫂嫂生贵子,人丁兴发满府门。
保佑姑娘多伶俐,挑花绣朵自聪明。
保佑儿童免灾祸,长命富贵易成人。
保佑生意多兴发,一本万利进金银。
万句粗言来相敬,五谷丰登满府门。
五方中央戌己土,戊辰己已土龙神。
土龙坐在神宫内,皇帝龙神管乾坤。
黄龙为我作了主,一品当朝主东君。
五方龙神安五位,我把家先安一轮。
天地君亲当中坐,灶王府君两边行。
观音大士并排坐,三言两语表寸心。
请酒与谢酒:唱完落马歌,主人邀请灯手入席喝酒。旧时,每席两碗肉、两碗萝卜、两碗面条米粉、十六个糍粑、一壶酒。如今宴席丰盛,饭菜可以放开肚皮吃,酒可以尽兴地喝。但舞龙灯的人不能贪杯,吃完酒后开始唱谢酒歌,主家也要唱答谢歌。如双方有兴趣的话,你一曲他一曲多次轮回,一唱就是几个时辰。最后在客方的要求下才得以“安龙神”。
安龙神:传说,龙灯进屋后,主家的地脉龙神都让位给客龙安坐。龙灯离开主家宅场时,必须重新安龙神。安龙神时,除焚香烧纸放鞭炮外,还要唱《安龙神歌》。
(客人唱):接你歌来接你声,接你贵言领你情。
高亲诗文似流水,滔滔不绝好迷人。
本想堂前多领教,只为时间快天明。
凡人行路怕天黑,龙王出门怕天明。
敬请高亲多原谅,我把龙神安一轮。
一安东方甲乙木,甲乙寅卯木龙神。
木龙坐在震宫里,青帝龙神管乾坤。
青龙九气作了主,九九生发满府门。
二安南方丙丁火,丙丁子午火龙神。
火龙坐在离宫内,赤帝龙神管乾坤。
赤龙三气作了主,三多吉气满府门。
三安西方庚辛金,庚午辛未金龙神。
金龙坐在总宫内,白帝龙神管乾坤。
白龙七气作了主,七星高照满府门。
四安北方壬癸水,壬申癸酉水龙神。
水龙坐在银宫内,黑帝化神管乾坤。
黑龙五气作了主,赵公元帅进金银。
下坛长生作了主,兴隆土地管乾坤。
招财童子来进屋,进宝郎君进金银。
大门土地作了主,避邪去恶保府门。
屋檐童子作了主,是非口舌远离门。
纠察灵官多察看,上天传好莫传真。
牛栏土地作了主,六畜兴旺贵府门。
猪栏土地作了主,个个肥猪八百斤。
鸡栏土地作了主,鸡鸭成群闹五更。
楼门土地作了主,豺狼虎豹远离门。
地脉龙王作了主,保佑主人地又灵。
宅场内外都安好,又把痘瘟安一轮。
天瘟收到天州府,痘麻收到痘州城。
一切瘟疫全收起,收来龙王一口吞。
天地神灵都安到,我请龙王快起身。
打锣之人锣在手,抬灯之人要齐心。
来是龙头先进屋,去是龙尾先出门。
左行三转龙赠宝,右行三转赐金银。
小叫三声龙不动,大叫三声龙起身。
唱到此处,众人齐喊:“老传小,哟啊呔!”锣鼓齐鸣,鞭炮齐放,主家舞龙头送出寨子,作揖告别。
舞龙灯的高潮是会灯。元宵之夜以集镇为中心,附近乡村的龙灯集中相会。1987年春节,在县城公共体育场组织大型龙灯会,来自县内各地的40多条龙灯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狂舞,观众达万余人。
作者:rednet
编辑:redcloud